请允许我以两部经典电影的对白,作为开头。
第一句,是《千与千寻》,“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忘记的,只是暂时想不起来。”
第二句,出自《一代宗师》,“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”。
《搏忆》这部剧的大结局,可以说是完美将这两句台词的意境给演绎了出来,让人唏嘘感叹。
看完24集大结局霍建华出演的兄弟对决后,我也是半天才回过味来。
不吹不黑,这部霍建华黄宗泽领衔的悬疑短剧在我心中留下的回味,甚至不比今年几部悬疑大剧少。剧集质感,也超出了普通短剧水准。
在我看来,《搏忆》跟万茜的《朱雀堂》、杨旭文巍子的《狮城山海》一样,都代表着短剧精品化的尝试,剧集不低的热度,也算是观众对这部剧的认可。
看完终于揭晓谜底的大结局,再回望之前的剧情,那更是别有一番柳暗花明的通透感。
这场记忆搏杀,终究是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。
1:关于大结局
《搏忆》最后一集,霍建华饰演的双胞胎兄弟韩旭和王宇,终于面对面,展开最后对决。
韩旭回忆闪现,终于想起了全部真相:故事开场被害的女子肖然根本不是他妻子,而是他兄弟王宇的爱人,
而王明成真正的养子也不是他,而是他弟弟王宇。
所谓的心理医生陈雅辛,才是韩旭真正的妻子。
一切,都是一个记忆局。
而这场记忆迷局的结局,也真是令人唏嘘感慨,一切都已经偏离了当初的设定,所有人都已不是两个月前的自己了。
一部悬疑剧好不好看,收官解谜至关重要。
《搏忆》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好,不仅把悬念保持到最后,更给了观众一个酣畅淋漓的大结局。
两件大事,令结局水落石出。
第一个:一场识破。
进入结局,韩旭终于识破了陈雅辛、王建精心设计的“催眠”陷阱。
黄宗泽饰演的警长王建要找出韩旭脑子里的关键记忆主导计划,阚清子饰演的心理医生陈雅辛则以水晶滴液、审讯室灯光为工具对韩旭植入虚假记忆。
也就是从同事到妻子,都参与了这场针对韩旭的“高端剧本杀”。
全剧开场的韩旭妻子和卧底被害,其实是发生在两个月前。而且被害的肖然也根本不是韩旭妻子。
这一切都是一场恢复记忆试验,目的是找出韩旭脑子里隐藏的那个关键信息。
而一直在扮演韩旭徒弟的颂泰,则是在后期加入,借用他们这个局,找出警局内部的内鬼。
而随着韩旭吼出被他识破的催眠装置,这场记忆迷局,也终于到了破局时刻。
但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,接下来等待警方的不是破局时刻,而是一场惨败。
第二个:一场惨败。
颂泰的目的,是为了引出警局内部的内鬼,而被王建和颂泰锁定的,正是疑点重重的周署长。
按照颂泰的计划,原本和王建联手的这场针对周署长的抓捕行动,应该是他完成任务之时。
然而行动却再次出了岔子,颂泰抓捕周署长时——
被马组长一枪杀害,
随后署长也被马组长灭口。
原来马组长,就是消失已久的王明成手下小马哥。
到最后颂泰牺牲,周署长死了。
至此,局中局被彻底打乱,而随着计划破局,王宇现身,整部剧的最后三大悬疑点也全部揭开。
悬疑一:两个月前到底发生了什么?
可以说两个月前的肖然和卧底之死,是整个故事真正的开局。
正是这场意外,
才引出了这场针对韩旭的记忆篡改。
那两个月前到底发生了什么?
答案是:韩旭“妻子”肖然,其实是韩旭手下的线人,
两个月前韩旭对王明成发起的抓捕行动,正是她提供的线索,
但行动失败,随后肖然被王明成的人杀害,现场卧底也被杀死。
而韩旭却陷入失忆。
为了帮韩旭找回记忆,王建才联手韩旭真正的妻子陈雅辛——
一同设计了这场记忆迷局,让韩旭陷入“杀人”冤案,从而找回记忆。
但行动不仅失败,还引出更多变数,韩旭在看守所遇险,证明警局内部有人想害他,王建他们不得不随机应变,让泰颂入局,继续寻找真相。
而故事背后还藏着一个关键人物,正是韩旭的双胞胎弟弟,王宇。
悬疑二:韩旭弟弟王宇到底做了什么?
故事开场就埋下烟雾弹:第二人格。
全剧开场就引导观众误入男主“人格分裂”的迷局,但结果是又不是,男主韩旭确实出现了人格分裂,产生的暗黑第二人格正是他的弟弟王宇。
但这个王宇,却是现实存在的。
他真的是韩旭的弟弟,韩宇,
童年一场意外令他失去右臂,
还被毒贩王明成收养,改名王宇,被迫帮王明成制毒。
而全剧开场死去的肖然,其实是他的爱人。
肖然为了不让王宇越陷越深,主动成为韩旭线人,也正是她的被害,令王宇开启了对王明成的复仇计划,协助韩旭逃出匪窝的王明成小弟九哥,也因为暗恋肖然与王宇结盟。
而王明成绑架韩旭,告诉他是自己儿子,给他看的照片里的孩子,其实是王宇。
这两个月里,王宇一直躲在暗处操纵一切,栽赃哥哥韩旭,又让九哥把韩旭从贼窝中救出的,
都是他,一切的目的,就是为了向王明成和韩旭复仇。
一切事情都清楚了,该有个了断了。
悬疑三:众人结局如何?
结局不出意外,是一场正邪对决。
先是王宇出手,除掉了王明成在警局最后的卧底,小马哥。
接着王宇又设计让王明成被警方包围,接着出手救下王明成,在车中完成刺杀。
剩下的,就只有韩旭了。
他先让九哥假扮自己,
绑架陈雅辛,
成功令韩旭恢复记忆。
最后又绑架了韩旭和陈雅辛的女儿,
与韩旭展开最后对决。
虽然韩旭告诉了他肖然为他做线人的真相,
但陷入癫狂的王宇还是举枪对准韩旭,生死时刻,一声枪响。
全剧结局,韩旭和王建来到王宇墓前,给他扫墓。
王建告诉韩旭,自己新的打击毒贩的卧底计划,又开始了。
这一次,两人再度联手做局——
韩旭变成了手握制毒配方的王宇。
全剧到此终结。
大结局这段剧情一出来,我不知道大家什么感觉,我当真是感慨万千,对于剧名《搏忆》,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:人的一生,何尝不是和记忆搏斗的一场过程。
2:关于《搏忆》
初看《搏忆》,我一开始并不在意,这两年看过大咖“下凡”的短剧不少,总觉得再怎么拍,也很难真正破局。
没想到,这部《搏忆》做出了自己的味道。
全剧从一场迷案开局,上来就是妻子殒命、主角蒙冤等多重暴击,接下来男主失忆疑云、身份反转、记忆篡改等反转情节不断,每一次波澜都是点睛之笔。
看完几集之后,你就会彻底入戏,越看越上瘾,越看越想知道答案。
其间警方调查、催眠暗线、黑帮复仇线多线并行,观众被迫与韩旭同步解谜,在这场狼人杀式身解谜弈中,一路完成记忆拼图。
整部剧看下来,剧情节奏紧凑,从不拖泥带水。剧情反转、再反转、又反转,尤其是主创故意将事件发生顺序完全打乱,既加重了悬念感,也给了观众主动拼凑信息、发现线索的乐趣。
导演彭发延续了惊悚片的影像风格,全剧以冷色调光影设计为基底,结合凌厉剪辑、精妙转场,更构建起多时空交错的悬疑氛围。
全剧的打斗场面也是拳拳到肉,真实感十足,比一些长剧还用心。
而所有这一切,都创造了一种情境,把主角和观众同时推向记忆迷宫。也不断拷问我们:失去记忆的绝境之中,人性何以为继?
这都直接决定了这部剧在设定和主题深度上,和大部分主打狗血和强行反转的短剧不同。
而到了大结局,所有的布局终于水落石出,虽然,这段剧情不过1集,但却成功解谜,将之前所有的剧情迷局,全部揭开。
真相揭露的一瞬间,我也有些五味杂陈。
一时间,过往的剧情画面,都在脑海中翻涌。好的悬疑剧,不仅应该有大尺度,更要让观众留下余味,《搏忆》大结局做到了。
3:关于演员演技
除了剧情,《搏忆》中演员的表现也够亮眼。
最受关注的,绝对是男主霍建华。
首次出演短剧的霍建华,同时饰演正义警察韩旭与暗黑反派王宇。前者深陷记忆泥沼,从缉毒英雄沦为命案疑犯,后者则沦为被复仇扭曲内心的疯子。
霍建华的“眼技”,成功诠释出韩旭的困惑痛苦与王宇的病娇暴戾。
观众前一秒为韩旭的境遇揪心,下一秒便被王宇的邪魅冷笑惊出冷汗,可以说这种角色反差感,正是角色的致命吸引力。
大结局真相揭露,霍建华自己和自己上演终极对手戏,宛如左右手互搏,短短几秒,从恍然如昨到崩溃落泪,霍建华的情绪层层递进,精彩。
而除了霍建华,剧中还有三位演员秀出不俗演技。
第一位:黄宗泽
王建这个角色的精彩,在于角色的神秘感。
人物到底是正是邪,藏着什么秘密?可以说黄宗泽的表演,把谜底保持到了最后。
第二位:周大勇
《这个杀手不太冷静》等喜剧中喜感十足的周大勇饰演的王明成,角色是典型的双面人。
表面上对卧底的儿子韩旭关心爱护,其实却并非如此。
最后的摊牌戏,他对着“儿子”面无表情地观察,眼神中充满审视,也让人毛骨悚然。
第三位:阚清子
要说全剧看下来让人最惊喜的演员,那绝对是阚清子。
她饰演的心理医生陈雅辛,立场和身份全都成谜,也是破局的关键。
阚清子面对其他人总带着一种防范与不耐烦,唯独对韩旭永远声音温柔又坚定,可以说真相就在她的表演中。
她每一个动作表情都拿捏得恰到好处,才能将谜底保持到最后。
4、事实证明,霍建华又为精品化悬疑短剧,搏出一份新的记忆
提到《搏忆》,那绝对就绕不开一个名字。
短剧。
这两年,越来越多的大咖下凡入局短剧,而国剧也开始努力打造短小精悍、对齐美剧品质、尺度炸裂的悬疑短剧。
但到目前,还没有出现一部真正能破局的悬疑短剧王炸。
其中原因,还是这两年主打反转、复仇的悬疑剧太多,观众都已经审美疲劳。
《搏忆》凭何破局?
主要还是得益于扎实的剧本。全剧以丰富的细节,撑起了一个反转不断又可信的故事。
当然,《搏忆》也远非完美。
如果和《沉默的真相》《漫长的季节》这样的顶级国产悬疑剧比,《搏忆》在叙事、节奏的把握和主题深度上,还是有明显差距的。
在我看来,它的价值主要在于——
这是第一部真正把「电影化」落到悬疑短剧里的作品。
并非照搬短剧套路,而是巧妙融入了大量电影化元素。
比如男主对记忆的寻找。
男主对记忆的找寻贯穿全剧,也是破局的关键。
观众看到最后,才更加理解剧名《搏忆》的含义:人终其一生,都要跟自己的记忆搏斗。
又比如电影化语言打造的强反转。
《搏忆》全剧反转不断,这不稀奇,但精彩的地方在于,导演彭发用了大量电影语言,比如光影设计、明暗对比、精妙转场,去实现3分钟一个反转。
可以说相比较博眼球的大尺度剧情,这种包裹在精妙电影语言背后对人的记忆的挖掘反而更让人触动。
当记忆的迷雾散去,真正值得被记住的,始终是人性的明暗交织与抉择。
短剧精品化 ,已形成一种共识。
但绝大多数短剧剧情降智、强行反转等问题依旧明显。
所以《搏忆》更具突破的意义,即使剧情有些瑕疵,仍能看出主创通过完整的剧本和耐心的叙事,吸引观众注意力。
并且,反转的设计并不突兀,不是为了反转而反转。
而是利用巧妙的叙诡,一步步拨开故事内核。
到最后,剧集算是悬疑短剧难得的一次尝试与突破,故事不完美,但唯有一次次与粗制滥造的短剧陋习搏杀,才能为优质短剧破局。